全国咨询热线:010-82912186
联系我们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010-82912186
手机:13021216681
邮箱:725576102@qq.com
地址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街道SOCO公社30号一层
联系人:王经理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一种高浓度板式臭氧发生器

时间:2022-11-30 15:18:32 作者:小编 点击:

权利要求

1.一种高浓度板式臭氧发生器,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发生器模块;所述发生器模块的一侧设有一号凹槽;所述发生器模块的另一侧设有二号凹槽;所述一号凹槽上卡接有气体循环箱(1);所述二号凹槽上卡接有冷却液循环箱(2);所述气体循环箱(1)上对应一号凹槽设有气体循环机构;所述冷却液循环箱(2)上对应二号凹槽设有液体循环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度板式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生器模块包括一号放电电极(3)和二号放电电极(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浓度板式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放电电极(3)和二号放电电极(4)均为空腔金属体;所述一号放电电极(3)和二号放电电极(4)的表面均采用喷砂处理加外涂覆陶瓷绝缘层;所述一号放电电极(3)和二号放电电极(4)之间的间隙为0.1mm-0.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度板式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循环机构包括进气通道(9)、一号出气通道(10)和二号出气通道(11);所述进气通道(9)、一号出气通道(10)和二号出气通道(11)均设置于气体循环箱(1)上;所述进气通道(9)和一号出气通道(10)关于气体循环箱(1)对称设置;所述二号出气通道(11)设置于气体循环箱(1)的一侧;所述一号凹槽上对应二号出气通道(11)设有排气孔(13);所述一号凹槽对应进气通道(9)设有进气孔(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度板式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循环机构包括进液通道(6)、二号排液通道(7)和一号排液通道(8);所述进液通道(6)、二号排液通道(7)和一号排液通道(8)均设置于冷却液循环箱(2)上;所述进液通道(6)和二号排液通道(7)设置于冷却液循环箱(2)的顶部且关于冷却液循环箱(2)对称;所述一号排液通道(8)设置于冷却液循环箱(2)的侧面;所述二号凹槽上对应进液通道(6)设有进液口(5)。

说明书

一种高浓度板式臭氧发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臭氧发生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浓度板式臭氧发生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管式臭氧发生器使用不够灵活,无法进行模块化设计,导致成本很高,而通用性很低;并且因为管式的发生器加工难度大,所以加工精度较低,导致放电效率低,进而产生臭氧效率低,而且冷却效果也不好。

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研究出一种高浓度板式臭氧发生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浓度板式臭氧发生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浓度板式臭氧发生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发生器模块;所述发生器模块的一侧设有一号凹槽;所述发生器模块的另一侧设有二号凹槽;所述一号凹槽上卡接有气体循环箱;所述二号凹槽上卡接有冷却液循环箱;所述气体循环箱上对应一号凹槽设有气体循环机构;所述冷却液循环箱上对应二号凹槽设有液体循环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发生器模块包括一号放电电极和二号放电电极。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号放电电极和二号放电电极均为空腔金属体;所述一号放电电极和二号放电电极的表面均采用喷砂处理加外涂覆陶瓷绝缘层;所述一号放电电极和二号放电电极之间的间隙为0.1mm-0.3m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体循环机构包括进气通道、一号出气通道和二号出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一号出气通道和二号出气通道均设置于气体循环箱上;所述进气通道和一号出气通道关于气体循环箱对称设置;所述二号出气通道设置于气体循环箱的一侧;所述一号凹槽上对应二号出气通道设有排气孔;所述一号凹槽对应进气通道设有进气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液体循环机构包括进液通道、二号排液通道和一号排液通道;所述进液通道、二号排液通道和一号排液通道均设置于冷却液循环箱上;所述进液通道和二号排液通道设置于冷却液循环箱的顶部且关于冷却液循环箱对称;所述一号排液通道设置于冷却液循环箱的侧面;所述二号凹槽上对应进液通道设有进液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氧气由进气通道,进气孔进入放电间隙,在高频高压电晕放电电离并结合产生臭氧,经排气孔、二号出气通道、一号出气通道排出;冷却液经进液通道和进液口进入发生器模块内腔,经一号排液通道和二号排液通道排出;气体循环箱与冷却液循环箱安装在发生器组件凹槽内,并与气体和液体通道相连,以便气体和液体进入和排出放电间隙及放电电极内腔;相比于管式臭氧发生器,模块化板式臭氧发生器可以按照模块组合,快速提高或降低臭氧产量;另外模块化设计降低了产品生产升本,提高了通用性和设备使用的灵活性;由于板式发生器采用平面,加工相对容易且加工精度高,因此放电间隙更均匀一致,提高了放电效率,使得臭氧浓度显著提高;板式臭氧发生器冷却液与电机接触面积大,提高了冷却效果,因此降低了冷却液流量。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灵活,产生臭氧效率高,冷却效果好,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image.png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image.png

图中:1-气体循环箱,2-冷却液循环箱,3-一号放电电极,4-二号放电电极,5-进液口,6-进液通道,7-二号排液通道,8-一号排液通道,9-进气通道,10-一号出气通道,11-二号出气通道,12-进气孔,13-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高浓度板式臭氧发生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发生器模块;所述发生器模块的一侧设有一号凹槽;所述发生器模块的另一侧设有二号凹槽;所述一号凹槽上卡接有气体循环箱1;所述二号凹槽上卡接有冷却液循环箱2;所述气体循环箱1上对应一号凹槽设有气体循环机构;所述冷却液循环箱2上对应二号凹槽设有液体循环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发生器模块包括一号放电电极3和二号放电电极4。

进一步的,所述一号放电电极3和二号放电电极4均为空腔金属体;所述一号放电电极3和二号放电电极4的表面均采用喷砂处理加外涂覆陶瓷绝缘层;所述一号放电电极3和二号放电电极4之间的电极间隙为0.1mm-0.3mm。

进一步的,所述气体循环机构包括进气通道9、一号出气通道10和二号出气通道11;所述进气通道9、一号出气通道10和二号出气通道11均设置于气体循环箱1上;所述进气通道9和一号出气通道10关于气体循环箱1对称设置;所述二号出气通道11设置于气体循环箱1的一侧;所述一号凹槽上对应二号出气通道11设有排气孔13;所述一号凹槽对应进气通道9设有进气孔12。

进一步的,所述液体循环机构包括进液通道6、二号排液通道7和一号排液通道8;所述进液通道6、二号排液通道7和一号排液通道8均设置于冷却液循环箱2上;所述进液通道6和二号排液通道7设置于冷却液循环箱2的顶部且关于冷却液循环箱2对称;所述一号排液通道8设置于冷却液循环箱2的侧面;所述二号凹槽上对应进液通道6设有进液口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氧气由进气通道9,进气孔12进入放电间隙,在高频高压电晕放电电离并结合产生臭氧,经排气孔13、二号出气通道11、一号出气通道10排出;冷却液经进液通道6和进液口5进入发生器模块内腔,经一号排液通道8和二号排液通道7排出;气体循环箱1与冷却液循环箱2安装在发生器组件凹槽内,并与气体和液体通道相连,以便气体和液体进入和排出放电间隙及放电电极内腔;相比于管式臭氧发生器,模块化板式臭氧发生器可以按照模块组合,快速提高或降低臭氧产量;另外模块化设计降低了产品生产升本,提高了通用性和设备使用的灵活性;由于板式发生器采用平面,加工相对容易且加工精度高,因此放电间隙更均匀一致,提高了放电效率,使得臭氧浓度显著提高;板式臭氧发生器冷却液与电机接触面积大,提高了冷却效果,因此降低了冷却液流量。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灵活,产生臭氧效率高,冷却效果好,成本低。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